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徐法院这样做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清徐法院为推进审判业务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相融合,教育引导广大干警把真心实意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作为专项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开展了一系列便民利民服务活动,不断提高为民服务水平,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直播中,民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刻的分析了当前老年人群众的六大典型特点和容易上当受骗的七大原因,详细的介绍了医药保健、投资理财、以房养老等常见的八大类涉及老年人的诈骗手段,讲解了防骗应对方法与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后的补救措施,让网民们对老年群众的诈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积极践行立案登记制的原则下,为老病残等特需人群提供上门立案服务。4月20日,清徐法院接收到两起赡养纠纷案件,因路途较远,被赡养人又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下午立案庭工作人员来到徐沟南关村被赡养人家中,为其提供上门立案服务,并亲手帮助办理立案手续,既保证案件诉请的真实性,又减轻当事人负担,真正做到为民办实事。
在受理一起离婚案件中,民事团队干警在收案后,例行给被告送达起诉状、开庭传票等副本时,发现被告郝某因积水病变严重导致双腿无力无法独自行走,即便拄双拐也无法远距离行走,且无人照顾其生活起居,若由其自行前往法院开庭会有很大风险。干警立即向分管民事工作的左广强副院长汇报此案特殊情况,左广强当即表示“当事人行动不便,那我们再多跑一趟,不要让他这么辛苦过来开庭了。”庭审前一日,团队成员再次前往郝某家中,对其是否同意离婚及双方涉及的财产问题作出详细询问,并记录其对二人婚姻、财产等方面的意见,询问笔录做完后,干警告诉郝某无需再前往法院参加庭审,本院将向原告说明情况,待文书作出后再向其送达。干警同时告诉郝某,他可以向相关的组织寻求帮助,解决其生活困难问题。郝某由衷地对干警表示感谢,对法院提供的司法便利连连夸赞。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法治守护青春,大爱成就未来。为切实做好青少年学生保护宣传工作,普及青少年学生保护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青少年知法、守法意识。为了给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法制氛围,让他们更好地远离不良行为习惯,争做遵纪守法的好学生,清徐法院民事审判庭继续深入开展“法律六进”工作,来到马峪小学开展普法教育进校园活动。通过普法宣传教育课,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使学生们认识到知法、懂法的重要性,也使学生们树立科学、正确的自护观,学会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真正做到法律六进,让全民法律素养得到有效提高。
在综合审判庭受理的一起老年夫妇离婚案件中,男方张某66岁,女方郝某57岁,在收到案件后送达时发现,被告张某患有肢体残疾,并脑梗两次、行动不便,家中十分贫困,主审法官吴岩青为了方便照顾张某,立即决定由本庭司机前往张某家中接送其参与庭审,更为了不失公平,让其原告郝某一同坐上了我院的公务用车,在车上又采取拉家常式的开展调解工作。庭审后,又驱车将二人平安送回了家中,张某激动的满眼都是泪水,连声道谢。
庞某在本村修路工地干活时,发生意外被水泥管压伤,造成大腿粉碎性骨折,消化道出血等多处损伤。庞某申请对其伤残等级与误工期、护理期、营养期进行对外委托鉴定。因其行动不便出行困难,清徐法院鉴定室与鉴定机构沟通协调,将鉴定查体地点定于庞某家中,并通知鉴定参与人到场。会同鉴定机构一并驱车40余公里到了庞某家中,详细询问了伤情,查看了诊疗资料,认真仔细对庞某进行了身体检查,省去了双方当事人的舟车劳作,解决了庞某的实际困难,切实提供了便民服务,达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为民服务无小事,坚持从“小事”“小案”做起,从点滴帮助、暖心服务中赢得民心,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走深走实,“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落到实处。
原标题:《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徐法院这样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9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