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太原广播电视台
民间许多传统美术往往都是汇集了当地的经典技艺功法,成为源远流长的艺术形式。
清徐彩门楼是一种集民间彩绘、传统手工技艺、民间古建营造技艺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主要流行于太原、清徐以及周边地区。
清徐县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谚:“狮子龙灯跑旱船,彩楼当街撑面面”,生动形象地概括了清徐彩门楼在当地民俗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清徐彩门楼诞生于唐朝,当时清徐县城交通便利,商铺林立,经济繁荣昌盛。每逢过年过节,人们会在周边的山里采摘回柏叶绑在竹杆和木棍上,将其插在自家房顶的最高处,期盼来年商铺兴旺、家人祛除百邪,并且年年造型不同,极具观赏价值。
后来,经过商家们的多次改进更新,最初的柏叶门楼发展成柏叶彩门楼、扭彩彩门楼以及彩绘彩门楼。随着时代发展,人们不断通过新材料来反应自身的审美倾向,每逢春节前后、元宵节,各村、各户、各商号、各单位都会根据自身喜好,搭建门楼,有的搭建柏叶门楼,有的搭建柏叶彩门楼,还有的搭建华丽壮观的彩门楼,整个清徐县城被这种千姿百态的彩门楼装扮的庄重威严、富丽堂皇,充斥着节日的喜庆与欢乐气氛。
除此之外,民间喜庆宴会、商务活动、民间婚丧嫁娶时,都会临时搭建彩门楼。
时至今日,清徐彩门楼结合现代声光电技术,成为集古建筑技艺、美术、彩绘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的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观赏性建筑形式。每个彩门楼的造型从设计、搭制彩绘,再到造型、色彩以及对联,都尽显清徐人民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聪明智慧。
如今,清徐彩门楼俨然成为我国极其重要的门楼艺术形式,在全国民间艺术中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拥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观赏价值。
年,清徐彩门楼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来源:山西文化记忆征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6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