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村的“蝶变”——
浓缩了清徐县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干部驻村工作的生动实践
在抓党建促乡村治理行动中,清徐县把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干部驻村担任党组织书记,作为加强基层治理骨干力量建设,优化提升农村“带头人”队伍的常态化工作持续细抓实抓,分类压茬推进,实现了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派驻一个人,激活一个村。杜村的“蝶变”群众有目共睹,感触颇深。两年前,清徐县农业农村局的牛学维同志带着县委的嘱托、单位的寄望、工作的职责以及对“三农”工作的热爱入驻徐沟镇杜村担任村党组织书记。面对杜村班子成员年龄老化、文化不高、“双带”作用不强、发展滞后的状况,他有过孤闷、有过困惑、有过迷茫的“水土不服”,但是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单位“娘家”的大力支持、属地党委的关心关爱下,他以坚定的政治信念、极端负责的工作态度,很快进入了角色,打开了工作局面。从强班子、带队伍、拓产业、兴文化入手,规范“三会一课”、党日活动、党组织生活会,通过自己主动讲党课、谈心谈话、专题培训,统一了“两委”成员思想,提高了党员认识。他率先垂范,坐班值守,面对面服务群众了解村情民意。优化机制完善制度,“两委”成员融入网格,责任到人分工协作。团结村干部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如今,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增强了吸引力和凝聚力,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跟,村里的大事小事有人主动管了,群众的急事难事有人积极办了。党务村务的规范公开,让干部清白,群众明白,干群关系的融洽,营造起了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党员干部群众同心上阵,村内11条主大街整修一新,配上了太阳能路灯,新安装的两套15件健身路径与主干道两边的生态小景点交相辉映,村内实现了美化+亮化。新建2眼米深的机井,沙石化耕作路米。亩日光节能温室和50亩天桥式棉被拱棚拔地而起,以红枣丰收节暨枣树认养活动为切入点,拓展了“三红”(红薯、红枣、红皮蒜)传统优质农产品的对外宣介,以农民合作社引领,与当地企业六味斋和山西晋韵文化产业园的联盟,带动了乡村文化生态游的红火起步。“三红”产业在富着群众的口袋,村农民夜校在富着群众的脑袋。村集体经济也从无到有,逐年增加到现在的26万元,随着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工作的不断推进,杜村正扬帆远航。村民们高兴的说,上边派的书记不一般,牛书记正带领我们像蜜蜂一样辛勤劳动,像蝴蝶一样美丽生活。
融入杜村的牛学维同志,不仅赢得组织的信任和认可,被评为太原市优秀党务工作者,而且被杜村党员和村民选举为“一肩挑”的当家人。
杜村的“蝶变”,牛学维的砺炼,是县委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干部驻村工作的具体实践的生动写照和浓浓缩影。
县委决策搭平台,选育管用齐并进。清徐县按照省、市委关于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各项要求,把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干部驻村工作,作为加强基层治理骨干队伍建设的一项刚性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为确保选派干部立得住、落得实、干得好,县委出台《清徐县机关事业单位选派到村任职干部管理办法(试行)》,从选派范围、人选条件、比例要求、时间节点、组织领导等多个方面做出详细安排,从政治站位要高、考察了解要准、任前培训要精、关心帮带要实、制度措施要严做出精准部署。先后对动态表现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能力不足、人居环境整治不力、集体经济发展缓慢、乡村振兴任务繁重的重点村等57个村(年派驻46个村,年派驻11个村)选派驻村干部63名。
部门助力做后盾,靶向赋能精服务。在县级部门层面,成立了由县委组织部、县纪委监委、县财政局、县民政局、县司法局、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对选派干部进行督促指导、跟踪管理、培养帮带。同时干部派出部门按照县委要求,以“娘家人”的责任为选派干部所驻村从政策、信息、项目、产业、资金、技术等方面靶向助力、精准赋能,村民有需、部门有应。科教下乡、医卫进村、技术服务、法律咨询、农机示范、农资上门方方面面提供接地气的贴心服务,为乡村治理、乡村建设提供多样支撑,用“绣花”功夫为驻村干部提供信心和力量,确保了驻村干部安安心心“驻下来”,消除顾虑“动起来”,主动作为“干起来”,甩开膀子“跑起来”,真正融入乡村治理的主战场,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属地党委严和爱,筑巢留才破难题。在乡镇工作层面,成立由乡镇党委书记挂帅的工作专班,指定思想好、作风正、素质强、业务精的乡镇领导和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同志跟踪帮扶指导选派干部开展工作。在做好饮食、住宿、取暖等生活保障的基础上,包村领导和干部帮助选派干部尽快度过适应期,尽快熟悉村情民意,探索出农村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并主动对接派出单位、帮扶部门等,共商共议理顺帮扶思路,落实帮扶措施,确保驻村干部有归属感,鼓足信心在第二故乡安营扎寨,打出乡村治理漂亮仗。
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干部驻村工作是县委落实中央及省市提升乡村治理能力部署要求的一项重要实践,我县完善机制落实措施、精准培训教给方法,经费到位提供保障,严管厚爱鼓足干劲,致力于为全方位推动全县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杜村的蝶变从一个侧面充分印证,在作为农业大县的清徐县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干部驻村担任党组织书记,不仅是抓党建促乡村治理的务实之举,还是推进“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和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双赢”之举,必将不断取得累累硕果。(晓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9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