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约字,配地图12张,请妥善安排阅读时间。底图为现代地图,用作古今对照。

下列图中黑色虚线内为当代太原市行政区划范围。

春秋时期晋平公北伐无终及廧咎如,今太原市地区开始属晋国。三家分晋后,地属赵国。及至秦朝统一天下,设郡置县,其地开始纳入全国行政区划。

秦朝

上图为秦朝末期。此时今太原市境内仅存上图一个县治,属太原郡。

晋阳县(前),秦庄襄王二年(前年)取赵晋阳邑置,治今晋源区古城营村。晋阳县历为州、郡治所,隋开皇十年(年)改为太原县。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年)平北汉废,未延续下来。

西汉

上图为公元7年西汉时期。此时今太原市境内存在上图三县,均属太原郡。

盂县,西汉置(一说春秋晋置),治今阳曲县大盂镇。北魏废,未延续下来。

狼孟县,西汉以狼孟邑置,治今阳曲县。北魏废,未延续下来。

西晋

上图为公元年西晋时期。此时今太原市境内存在上图四县,均属太原郡。此时的晋阳县即为太原国治,也为并州治。

太原国,改太原郡置,北魏又改为郡,其行政建制在隋开皇初废。西晋首任太原王司马瑰为司马懿三弟司马孚的第六子,此人早逝,其子河间王司马颙为八王之乱的参与者之一。

阳曲县,西汉置,今阳曲县行政建制的起源。初治今忻州市定襄县东南,东汉末移治今尖草坪区阳曲镇。曾改名阳直县、汾阳县,北宋太平兴国七年(年)移治今太原市区,历为地区行政中心。年移治今址,延续至今。

隋朝

上图为公元年隋朝时期。此时今太原市境内存在上图四县,均属太原郡。

交城县,隋开皇十六年(年)置,今吕梁市交城县行政建制的起源。初治今古交市,武周天授二年(年)县治迁今址,延续至今。

晋阳县(后),隋开皇中改龙山县置,与太原县以汾水为界,一东一西。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年)平北汉废,未延续下来。

唐朝

上图为公元年唐朝时期。此时今太原市境内存在上图四县,均属太原府。

太原府,唐开元十一年(年)改并州置,今太原市地级行政建制的前身。这个并州便是西汉武帝置“十三刺史部”之一并州的延续,隋朝改为太原郡,唐朝先改为并州,再改为太原府。

清源县,隋开皇十六年(年)置,今清徐县半个行政建制的起源,治今清徐县。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年)复置。清乾隆二十八年(年)降为清源乡,年复置,治今清徐县清源镇。年与徐沟县合并为清徐县,至今。

北宋

上图为公元年北宋时期。此时今太原市境内存在上图三县,均属太原府和岚州。此时之前的太原县和晋阳县已废,阳曲县迁治今太原市区。

楼烦县,唐龙纪元年(年)置,治今娄烦县东北。蒙古成吉思汗十六年(年)废入,未延续下来。

元朝

上图为公元年元朝时期。此时今太原市境内存在上图四县,均属冀宁路。冀宁路为太原府改置。

平晋县,今太原市区行政建制的起源。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年)置,年废,年复置。金贞祐四年(年)废,年复置。明洪武四年(年)移治于今晋源区,七年改名太原县方稳定。民国时期析城区置太原市,本身改为晋源县,年并入太原市。

徐沟县,金大定二十九年(年)置,今清徐县半个行政建制的起源,治今清徐县徐沟镇。年与清源县合并改设清徐县,延续至今。

明朝

上图为公元年明朝时期。和元朝时期相比,冀宁路改为太原府,平晋县改名太原县并移治今晋源区,其余无大变化。

清朝

上图为公元年清朝时期。和清朝时期相比,太原府辖区缩小,清源县降级成乡,其余无大变化。

民国初

上图为公元年民国初期。此时今太原市地区均属冀宁道,年废除道制,各县直属省管辖。

建国初

上图为公元年建国初期。年解放后,太原市改为省辖市(地级),辖区如上图。年娄烦县(年置)由吕梁地区划入,辖域已同今境。

当代

随着年古交工矿区改为县级市,逐渐成今日的行政区划。

纵观太原市地级行政区划史,秦汉时期境内建制三县,可惜均未延续下来。太原市现存各县级行政机构中,迁治过来的阳曲县从西汉延续至今,其悠久的历史为太原首县。

同时历史上阳曲县从北宋开始到民国初期,一直是这一带的行政中心。建国前迁至今址,至今。

太原市地级行政建制可追溯到西汉武帝置的并州,至今已有两千多年,源远流长。

已完结十七省、市、自治区行政区划史,治学不易,请多分享,感激不尽。

资料来源:二十五史、太平寰宇记、元和郡县志、水经注等正史和地理总志。#太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1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