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是指农历一月二日,祭财神,回娘家都是一种很有特色的汉族岁时风俗。这一天汉族民间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回家时要携带礼品,名为带手或伴手。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不但如此,在过去,一家人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孩子们都会提着鲤鱼灯去讨个好意头。大年初二回娘家的习俗,提供了一个聚会的机会,让许久未见的姊妹们,得以叙叙旧、话话家常。
但是,在咱们清徐并不是这样,清徐的习俗是初二上坟,初三回娘家,那么为什么只有清徐河东是这样呢?
介休市位于山西省腹地,太原盆地偏南,地理坐标东经°44′10″——°10′14″,北纬36°50′01″——37°11′04″,北、东北部分别与汾阳市、平遥县接壤,东南与沁源县毗邻,西南与灵石县相连,西北与孝义市相望。
介休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寒夏暑,四季分明。全市下辖5个街道、7个镇和3个乡,行政区域总面积平方千米,全市常住人口42.30万(年)。城镇化率64.3%,居山西省各县市第三位。
介休市因史出春秋时期割股奉君的介子推、东汉时期博通典籍的郭林宗和北宋时期出将入相五十载的文彦博三位贤士名达,素有“三贤故里”之称,文明史逾年。
介休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国内史籍最早记载介休历史为周代鲁隐公五年(前年)。时,曲沃庄伯伐翼,晋翼侯奔随(在今介休城东),当时为晋大夫士会食邑。公元前年,晋文公返国赏随臣,介子推不言禄,与母隐居绵山。晋文公焚林求贤,子推不出,竟与母抱树而死。后,介休即依介子推死于此而得名。
春秋时期,晋顷公12年(公元前年)始置邬县(在城东10公里今邬城店一带)。战国时期属魏国。
秦灭六国时,于魏赵边界休整,之后攻赵,秦代因此置界休县,与邬县同属太原郡。
西汉属并州刺史部太原郡。新莽改界休为界美,东汉复名界休。
西晋,杜预臆说界休当为介休,晋武帝司马炎遂改界休为介休,属西河国。
北齐天保年间(公元年以后),介休县并入永安县(即今孝义)。北周富政元年(公元年)置介休郡,介休县属介休郡。北周大成元年(公元年)改介休县为平昌县。
隋开皇18年(公元年)平昌县复名介休县,属西河郡。
唐武德元年(公元年)介休郡改名介州县,属介州,兼领平遥县。
五代时介休县属太原府汾州。
元代属河东山西道宣慰司冀宁路汾州
清徐河东为什么是初二上坟,初三拜丈母!
清徐至今流传着这样的风俗
正月初二日是上坟祭祖的日子。若本人家中或亲戚家有丧事且未过三年,要举行凭吊仪式,称“做初二”。这天禁忌拜年,尤其忌讳在别人家用餐。
正月初三、初四日闺女回娘家、女婿拜丈母、外甥看舅舅,人们照常走动拜年。
在山西众多县市乃至全国大年初二这一天一般多是拜岳母岳父的,而榆次,太谷,晋源,小店,清徐这一天上坟,为什么?
这里还有个小故事。话说在南宋的太谷十万农民九万商还有一万跑单帮,太谷商人为太谷挣来了金太谷的名誉,太谷在当时可是大秤分金小秤分银,当时的岳家军还专在这里驻的一队先封营保护太谷商人,以防蒙古达子的入侵。
一伙蒙古兵路过这里看到太谷富如流油,就动了抢夺之心和岳家军干了起来,蒙古兵那是岳家军的对手,被一路打出了灵石口。哪知岳家军前脚才追蒙古兵走,另一部分蒙古后脚又来了。那天正好是年关,家家贴春联,户户挂红灯,大家高高兴兴围炉守岁。突然间杀声连天,蒙古兵手持刀枪,见人就杀,入门就枪,情景一十分凄惨。
追到河南的岳家军,听探兵报太谷遇难,就立即带领兵马返回太谷,大年三十才赶到绵山。驻扎在太谷的蒙古兵派探子去打探,看见岳家军个个疲惫不堪、有气无力,就回去告诉了他们的头。蒙古头屈指一算,像这样的军队,再有两天也赶不到,就下令让大兵小将们尽欢尽醉,等初一一早再走。
这一来,那些蒙古兵把各家各户准备围炉的酒菜吃得饱饱的,然后倒地就困。岳家军呢,其实是采用迷人计,故意叫士兵们松松散散的。等天黑后,就命令士兵食个饱。然后去掉白天扎在脚下的小沙包。这样,个个吃饱一身轻,走起路来像飞一样。不到四更,岳家军就全部包围了太谷城。
岳家军先派几十名精兵爬墙到城里,约定五更打鸣钟,面后内夹外攻。那些蒙古兵喝得醉昏昏的还在梦中,突然听到钟鼓齐鸣,个个惊慌失措,不管看到什么,举刀就杀,杀到天大亮时,才发现是自己人杀自己人。蒙古头头知道大事不好,就带着残兵败将从东门杀出。岳家军紧紧追杀,最后只剩几个蒙古兵逃回了大本营。
初二日,岳家军打赢后,家在城里的老百姓纷纷回膺探望。看到亲人被杀,哭声震天,十分凄凉。大家忙着收尸,”。又因是初二到借为亲人收尸,大家就决定把这日定为“上坟日”。
清徐群众至今沿袭初二上坟这个风俗,来纪念几百多年前的这段惨痛历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