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家庄园
常家庄园是山西榆次常家,他以财取天下之抱负,逐利四海之气概,制茗于武夷山,扎庄于恰克图,拓开万里茶路,经销蒙俄北欧,绵延二百余年,遂成富甲海内之晋商巨贾,中国对俄贸易之第一世家。
经之近二百年的完善,常家庄园形成深宅大院百余处房屋四千余间,楼房五十余幢,占地六十万平方米。院内楼厅台阁,雕梁画栋,精致恢宏,蔚为壮观。另有七处园林,名花古木,高阁低亭,曲廊斋坊,水溪池潭,在千里堡墙八道堡门的环围下,实现了主人可燕居、可耕读、可修身、可遐想、可观赏、可浏览、可悦心、可咏叹等”八可”追求的理想精神庄园。
2榆次老城
榆次老城占地万平方米,古建筑群和园林建筑面积60万不方米。老城内有城隍庙、县衙、文庙、凤鸣书院、南北大街、市楼、思凤楼、清虚阁、大乘寺、西花园、桑芸故居遗址公园等众多历史古迹和人文景观。建筑斗拱交错、重檐飞翘组成了庙、市、街、景合一特有的明清风格及宏伟景观
3乌金山
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太行山西麓,地势北高南低,园内群山叠嶂,奇峰毓秀,海拔--米,有天然森林三万亩,松柏密集,植被隆厚,白皮松亭亭玉立,侧柏风姿卓然,油松苍劲挺拔,冠盖奇特。
4榆次县衙
榆次县衙,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县级衙署,有“三晋第一衙”之称,占地2万平方米,始建于宋朝,历史上曾建有5堂26个院落。北宋太宗赵光义灭北汉,把晋阳城毁了,就是现在的太原,把并州州署迁到了榆次。所以榆次的县衙跟别的县衙不同,它有五堂,是州署的规模和格局,后来才改作县衙的。整个县衙经历代修葺,石雕、砖雕、木雕艺术品刻工精细、刀法娴熟、生动古朴、有着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5榆次城隍庙
城隍庙建筑群,坐北朝南,整体布局严谨,层次分明,中心对称。榆次城隍庙以建筑手法独到、建筑形态古朴典雅、整体规模宏伟壮观而闻名远近。
6榆次市楼
在东南西北四条主街衢的交汇处,拔地而起又一座高25米,三层四重檐十字歇山顶建筑”每层均有外十内六共16根柱子支撑,纯木结构。一层建于高约一丈的台明之上,台明被分成四个近两米宽的通道,分别通向东南西北四条街。匠心独运的设计世间少见。楼分四面呈方形,每层外廊内阁,四面檐间高悬巨幅匾额,最醒目的一幅为米芾题书“天下第一楼”五个大字。繁复的飞檐翘角,严整的戗脊悬鱼。站在楼下仰望,形如振翅欲飞的凤凰。此“市楼”比一般县城的“市楼”档次高出太多,虽然是近年新建,但是为古街增色不少。7凤鸣书院
凤鸣书院是清代榆次县学,即榆次的最高学府,其占地面积平方米。清乾隆十三年(),知县钱之青设义学于此,乾隆三十一年(),称“凤鸣书院”。院名来源于西晋咸宁年间(-),荀藐任榆次县令,卓有政绩,有“凤集于榆次”的故事传说。书院内呈园林式风格布局,湖光山色争辉,亭廊楼宇相间,开阔疏朗,林荫掩映,清静优雅,风景独具,是莘莘学子求学读书的理想环境。
8榆次后沟
后沟古村在榆次东赵乡,非常原生态。古村里面除了各式各样的窑洞以外,就是神庙了,佛道儒都有,很能体现古时候乡村的生活风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9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