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治疗白癜风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6675193886405345&wfr=spider&for=pc

人们常说:

三晋之胜,

以晋阳为最。

而晋阳之胜,

全在晋祠。

这是一句关于美的宣誓,

铭刻在西周和北齐,

铭刻在盛唐和大宋,

铭刻在李世民的笔走龙蛇,

铭刻在李白和范仲淹的吟唱间……

俯瞰,近观,

细审,概览,

无论以哪个视角,

晋祠之美,

美在无处不美,

美在大美而无言。

深沉,壮阔,

古典、静穆,

各个朝代的无数光影叠加,

一座博物馆的厚度,

仿佛便是天空的厚度,

从西周延伸到本世纪的今天。

水的难老,金的铁人,

土的雕塑,石的碑刻,

火的陶瓷,木的古建……

如此精彩绝伦!

在这座山水围绕的博物馆,

这些来自不同历史深处的元素,

幻化、提纯、组合、凝聚,

归拢成悬瓮山下的一个宇宙,

一部传世千年的诗篇。

▲航拍晋祠

▲晋地宝藏·晋祠博物馆直播现场

扫码看直播回放

▲山西晚报12月18日报道版面

晋祠博物馆:自然山水和历史人文融汇的人间瑰宝.mp3来自文博山西00::36

晋祠之于山西,

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

及其母后邑姜而建的,

是一座具有纪念价值的“祠堂”。

晋祠之于中国,

是国内现存最早的古典宗祠园林建筑群,

现存有三百年以上的建筑98座、

塑像尊、碑刻块、

铸造艺术品37尊,

是集庄严壮观与清雅秀丽,

宗祠祭祀建筑与自然山水完美结合的典范。

晋祠之于历史,

唐太宗李世民曾在此誓师起兵,

留下千年唐碑;

白居易、李白、司马光、

欧阳修、范仲淹曾在此驻足,

写出千古名句;

梁思成和林徽因途经晋祠,

不断感慨它是“美丽辉映的大花园”

……

这就是千年之园——晋祠,

也是此次晋地宝藏·山西博物馆之旅的目的地。

晋祠,

位于太原市西南25公里的

悬瓮山麓晋水源头。

在岁月沧桑、文化积淀中,

晋祠融自然山水和历史人文于一体,

以园林、古建、碑刻、雕塑和古树名泉,

组成了独具风姿的历史文化遗产群落。

年,

晋祠被国务院公布为

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年1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

全国首批4A级旅游景区。

大美晋祠,

美在无法言说,美在无处不美。

▲晋祠

晋祠之美,美在千年古建筑

山西素有中国古建筑艺术宝库之称,晋祠就是这个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国古建筑博物馆。作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祠庙建筑群,晋祠现存有北宋、元、明、清、民国6个时期的古建筑精品,反映了木构建筑技术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

▲晋祠博物馆外景

晋祠的建筑布局基本采用了中轴线对称布局:中部建筑,结构宏伟,以艺术价值高贵而著称;北部建筑,依山势而建,错综排列,以崇楼高阁而取胜;南部建筑,既有楼塔耸峙,又有泉水环流,以风景诱人而驰名。这些建筑虽不是同一时期所建,却都服从于一个精巧的总体设计,布局紧凑,错落有致。

其中,宋代建筑的代表作圣母殿、举世罕见的十字形古桥鱼沼飞梁和金代建筑献殿,被文化部鉴定为三大国宝建筑,统称为“晋祠三宝”。

步入晋祠,顺着游园方向,率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明清时代的戏台水镜台,这座戏台不仅建筑布局巧妙,还有一个最大的奥妙,就是戏台下的八口大瓮,算得上是中国最早的“扩音器”了,折射了古代工匠的智慧。行经此处,也建议大家抬头望一望,戏台中央有一块牌匾,上书“水镜台”三个大字,苍劲有力,出自乾隆年间言官名吏的杨二酉之手。顺着中轴线继续前行,就来到明代对越坊了,这是“晋祠三匾”之二,位于金人台的西侧。坊的作用是旧时用来宣传封建礼教所谓“忠义节孝”的,俗称牌楼。“对越”二字出自《诗经·清庙》中“对越在天”之句,“对”是报答,“越”是宣扬,合起来就是宣扬报答之意。这块牌匾是由高应元书写的,笔力遒劲,气势磅礴,宛如游龙。

▲对越坊

通过牌楼,晋祠的第一大国宝“献殿”就出现了。献殿,是供奉祭品的场所,建于金大定八年(年),面宽三间,深两间,梁架很有特色,只在四椽栿上放一层平梁,既简单省料,又轻巧坚固。殿的四周除中间前后辟门外,均筑坚厚的槛墙,形如一座凉亭,灵巧而豪放,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的瑰宝。

▲献殿

穿过献殿,跨越几层台阶,你定然会眼前一亮,直入眼帘的就是晋祠最具代表性、最恢弘的建筑——圣母殿了。年夏天,中国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去山西汾阳考察古建筑,乘车路过太原时,原本以为晋祠作为名胜已遭破坏,却在颠簸的汽车上被晋祠圣母殿的侧影惊艳。只是惊鸿一瞥,二位先生却见到了圣母殿非常飘逸的屋檐,看到雄大的斗拱,他们非常震惊,一眼断定,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建筑。一个月后,二人从汾阳回来,再次经过晋祠,在这里做了现场考察,并在《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一文中加以记录,首次从学术角度向世人呈现了晋祠的伟大与精妙。

▲晋祠圣母殿

圣母殿,背依悬瓮山,前临鱼沼,左、右是善利泉和难老泉,坐西朝东,独居中轴线末端,冠于全祠。它始建于宋太平兴国九年(年),崇宁元年(2年)重修,是现存晋祠内最古老的建筑。大殿庄严古朴,气势宏伟,蔚为壮观,其形制、规格和构筑方法以,是我国宋代建筑中的典范,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殿堂梁架采用“乳栿对六椽栿用三柱”形式,是中国现存古代建筑中惟一符合《营造法式》殿堂式构架形式的孤例。殿周柱子均向内倾,形成侧角,平柱至角柱逐渐升高,造成升起,致使屋檐曲线弧度显著,打破建筑轮廓僵直的格调,增强了建筑造型的艺术美和稳固力。殿顶覆盖黄绿色琉璃剪边,脊上饰各种动物走兽。廊下高悬的楹联匾额,古香四溢。远看飞阁流丹,气势十分雄伟。此外,大殿前廊柱上雕饰有八条蜿蜒欲动的木龙,豪放健美,雕于宋元祐二年(年)。八条龙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栩栩如生,距今近千年,鳞甲须髯,仍跃跃欲飞,不能不叫人叹服木质的优良及工艺的精巧。

▲圣母殿

▲木雕盘龙

感慨完献殿,不妨来回头看看“晋祠三宝”中的鱼沼飞梁。鱼沼飞梁在圣母殿与献殿之间。鱼沼是晋水三泉之一。古人以方形为沼,圆形为池,因其是方形,水中又多鱼,故名鱼沼。沼上架有十字形桥,古人本有“架桥为虚,若飞也”“飞梁石蹬,陵跨水道”的说法,故曰“飞梁鱼沼。”东西桥面宽阔,为通往圣母殿的要道,而南北桥面下斜如鸟之两翼翩翩欲飞。沼中还立有34根小八角石柱,桥边缀勾栏。这种形制奇特、造型优美的十字形桥梁,实为罕见。梁思成曾说:“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孤例,洵为可贵。”很多人也说,这座四通八达的桥,就是中国最早的“立交桥”。

▲圣母殿前的鱼沼飞梁

▲鱼沼飞梁

此外,晋祠内还有钟楼、金人台、会仙桥、朝阳洞、三台阁、关帝庙、昊天祠、文昌阁、胜瀛楼、景清门、唐叔虞殿等等,整个布局形成以圣母殿为主体的一组祠庙建筑群。慢慢细品这些古建筑,沉淀着历史最本真的厚度,透露着岁月的印记。

▲金人台

▲晋祠铁人

晋祠之美,美在古代雕塑艺术

晋祠有三绝,周柏、宋代彩塑、难老泉。接下来,我们就要说说这彩塑艺术了。

在圣母殿内,最为出名的就是四十多尊侍女像了,她们中有的持印侍奉,有的肩负文职,有的洒扫梳妆,有的奏乐起舞,生动再现了宋代宫廷生活的真实写照。不过其中一尊侍女像,被称为“双面俏佳人”,她云髻高耸,头包红色锦帕,身穿宝蓝色长裙,低垂娥首,姿态优美。最令人称绝的,当数她的面部表情,一边是含羞带笑,似乎受到了圣母的夸奖,但另一面的眼角里则满目忧伤,眼角中强忍了泪水,这种特殊而绝妙的神情,让人不禁浮想联翩。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曾在这尊侍女像前感慨,“一颦一笑似诉生平”。

▲圣母殿内塑像

和其他中国古代名胜多遭重修破坏不同,这些侍女像,大多是宋代原塑像,所以弥足珍贵,但从另一个侧面反映,晋祠在历代扩建过程中都能对前朝建筑保持高度尊重,圣母殿的中心地位始终得以凸显,创下了中国建筑史的奇迹。

除了侍女群像外,殿内供奉的圣母塑像也非常有代表性,她就是姜子牙的女儿、周武王的妻子、周成王的母亲邑姜,塑像头戴凤冠、身着蟒袍,面部静谧慈祥。每年农历七月初二,当地民众都会举行盛大仪式祭祀圣母。圣母殿前两尊高约4米的站殿将军分立左右,据传说是《封神演义》中的方弼方相。这些宋代原塑像虽历经千年颜色褪尽,却依然威猛,乃不可多得的佳作,只是光芒被43尊侍女像掩盖住了,不为人注意。

▲侍女像

晋祠之美,美在园林之间

前文中提到,晋祠是国内现存最早的古典宗祠园林建筑,梁思成、林徽因说过,晋祠是“说不出的美丽辉映的大花园”。这里是中国最优美的古典园林之一,尤其是在四季之际,晋祠园林之美,美在骨子里。

▲晋祠美景

晋祠的水景布置别出心裁,包括点状的泉眼、线状的水渠和面状的水池,最出名的就是晋水源头——难老泉了。难老泉清如碧玉,昼夜长流不息。在早些年编纂的《晋祠志》上是这样记载的:“北齐显祖文宣帝临幸晋祠,雅爱清泉,赐钱造亭于泉源头上。”于是,就有了八柱单檐攒尖顶的“难老泉亭”,要知道帝王出钱建亭子,这规格肯定是很高的。站在亭子里抬头一望,能看到名为“难老”的匾额,是明末清初著名书法家傅山先生题写的,如今挂在此处,也成为晋祠的“三匾”之一,令人感慨时光之流逝。

▲难老泉

难老泉的水,从亭下石洞中流出,注入石塘,常年不息,也由此贯穿整个晋祠,让这所园林颇具江南水乡的意境。对于缺水的北方来说,能在一所园林里尽览古建筑之雄浑,又能体会水乡之温婉,着实是难得的享受。

千年晋祠,万物皆具灵性,就像园中的古树名木一般,默默地在园内“驻扎”,守望着它们的故土。比如圣母殿两侧的周柏,已经有三千岁了,见证了繁华盛世,也体会了人间百味。时至今日,柏树依然浓荫疏影,枝干苍劲,是晋祠悠久历史的见证。王琼祠内,有一雄一雌两棵银杏树,它们已经有多岁了,每到深秋之际,一树明黄,满目灿烂。相传,这两棵银杏树,也是明朝重臣王琼本人亲手栽种下的,而他就是地道的太原人。

▲晋祠银杏

馆长推介

晋祠之美,

不光是古建山水和历史人文,

珍藏在馆中的镇馆之宝和精彩文创,

也是吸睛的亮点。

现在,

就请晋祠博物馆馆长王新生来重点推荐吧!

▲晋祠博物馆馆长王新生

镇馆之宝

李世民御书《晋祠之铭并序》碑

在晋祠的参天古柏之中,掩映着一通稀世国宝碑刻。它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御制御书的《晋祠之铭并序》碑,俗称唐碑,是太原市晋祠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晋祠之铭并序》碑

唐太宗为什么会在晋祠立碑呢?唐太宗李世民起兵之前,在太原度过了两年的美好时光,人称“太原公子”。可以说太原是李世民一生最为怀念的地方。公元年,唐高祖李渊与儿子李世民从晋阳起兵时,曾在唐叔虞祠祈求唐叔虞能暗中保佑,助他们一臂之力。果真,在第二年就攻取了长安,建立了唐王朝。唐代诸帝对“王业所基”之晋阳尊崇有加,先后在晋阳设北都、北京,晋阳成为当时仅次于长安、洛阳的第三个重要城市。公元年,时值大唐贞观十九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亲征高丽返回途中,留在了太原过春节。正月,他率群臣重游晋祠。当时太宗皇帝已经51岁了,他遥想18岁起兵,发迹神祠,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在贞观廿年正月廿六,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亲撰铭文,感恩之情溢于碑文:“……爰初鞠旅,发迹神祠。举风电之长驱,笼天地而遐捲。一戎大定,六合为家。虽膺籙受图,彰于天命,而克昌洪业,实赖神功……”

唐碑的碑身高1.95米,宽1.2米,厚27厘米。碑额左右各雕螭首一对,齐头下垂,为唐代碑额的典型特点。额首书“贞观廿年正月廿六日”九字,属罕见的龙头飞白隶书。碑阴列长孙无忌等七位随行功臣的亲笔签名。《晋祠之铭并序》的主题思想,是通过宗周政治和唐叔建国的史迹,以达到宣扬唐王朝文治武功,巩固政权的目的。序文字,为骈俪体。铭文字,为四言体,共计字,28行。整篇文章铿锵上口,纵横自如,引论古今,富有哲理。阅读铭文,感觉李世民不仅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富有政治思想的文学家,而且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书法艺术家。《晋祠之铭并序》碑是一通集史学、文学、政治、书法为一体的丰碑巨碣。它历经了1多年的漫长历史,目睹了人世间的沧桑巨变,在墨香书海的文物宝库中,以其深邃的历史价值和神奇的艺术魅力流传后世。

武则天主导的《花严石经》碑刻

在晋祠博物馆内,藏有一组大型的石刻群,演绎了一段精彩的唐传奇。它们镌刻于武周时期,由女皇武则天亲自作序,海内外高僧大德32人翻译,诗人宋之问等人协办,这就是通《大方广佛花严石经》石碑。

▲《大方广佛花严石经》石碑

该石碑群原藏于古城晋阳西一公里风峪沟风洞之内,年移入晋祠保存,发掘时工程出土了块,是首尾完整的八十卷《大方广佛花严经》方柱形石刻群,镌刻于武周称帝晚期(约-)。晋祠藏风峪《花严石经》,每卷镌刻两石,应有块经石,连同后世补刻、复刻石,石经数量应略多于此数。石经无盖、无座、无雕饰,上下一致,高低参差,宽窄不一,多数为平顶,也有略成穹庐弧形顶。石经多为四棱方形石柱,也有少数五棱、六棱和八棱的。最高的厘米,最低的83厘米;最宽的59厘米,最窄的31厘米;其中14个武周造字在石刻中多次出现、使用,少数石刻顶部或末尾有题记或题名。

据明《永乐大典》转引《元一统志》记载,在元代《花严石经》已保存在晋阳古城西三里的风峪洞内,并专设石经藏院予以保存,明确记载所藏为“唐人所书《花严石经》”,以经定名。清康熙五年()初,学者朱彝尊曾入洞考察。年秋,日军侵华时将大部分石经盗挖出洞外,草袋包裹,准备劫运,在当地爱国人士的努力下,虎口夺“石”,迫使日军放弃劫运计划,《花严石经》运抵晋祠珍藏。

该石碑群之所以珍贵,一是因为有武则天亲自作序,并且邀约当时的大德高僧、文人墨客一起完成。二是石碑中呈现了很多武周时期的新创字,对于历史而言是一种完整的体现和传承。第三,如此大规模和大体量的碑刻作品在国内较为罕见。第四,碑刻颇具书法价值。

经典文创

“三宝”“三绝”“三匾”,千年晋祠有着丰富宝藏,对于文创人员来说,这些宝藏无疑是研发热点,摇身一变,就能使其变成各类的文化创意品,成为独具特色的“晋祠礼物”。

“难老”,送给长辈的爱

傅山先生所题写的“难老”二字,是晋祠最著名的匾额之一。以此书法作品为主题,“难老”二字直白表述了对长辈的祝愿——永锡难老,福寿绵长。在文创开发上,“晋祠礼物”中有“难老”为主题的丝巾及便携包,这是可以送给妈妈的礼物;还有“难老”主题的手工水纹杯具及餐盘,雕刻贴金字,大气而厚重,也是赠送给男性长辈的首选。

▲“难老”主题的丝巾

▲”难老“主题的手工水纹杯具及餐盘

在晋祠里,著名的“齐年柏”与“长龄柏”树龄近0年,它们阅尽晋阳沧桑,是最具权威的见证者,更是古老晋祠历史的检阅者。在“晋祠礼物”中,它们的形象也被开发成了柏树花插、水杯、香薰系列套装,是送给长辈最好的礼物。

▲柏树花插、水杯等

“侍女像”,美女子伴书香

晋祠宋塑侍女泥像,为宋代泥塑的精品之作。在文创产品专区,就能看到以侍女像为模板研发的各种礼物。比如有印有侍女像的文具,书签、纸胶带等等,让你在工作和学习之余,有佳人相伴。此外,还有手机支架,这也是很多女生的最爱,在手机壳上贴一个复古的支架,也是优雅大方呢。

▲晋祠侍女书签

▲晋祠侍女手机支架

这尊“双面俏佳人”的侍女像还被做成了卡通原型,摆放在家里就是一件精美的装饰,宛若把晋祠的珍宝留在了自己的家中。

“晋祠铁人”,守护平安

▲晋祠铁人开瓶器

晋祠铁人,就是在金人台上的四位铁铸武士。他们身披铠甲,十分英武,而这四尊铁人也被喻为“第一美男子”。以晋祠铁人为创作蓝本,开发了树脂摆件、钥匙扣、开瓶器,因为铁人代表力量,他们守护平安,所以这些文创礼物,也代表了一份美好的寓意。

“圣母殿”,古建筑与饰品完美结合

圣母殿是晋祠的主殿,大殿前檐的八根廊柱上,各饰一条木雕盘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雕盘龙。在“晋祠礼物”中,以此为主题的文创品有饰品、丝巾、魔术巾、冰袖等等,盘龙既可以作为饰品和丝巾当中的装饰品,也可以作为书签、马克杯上的耀眼的图案,而圣母殿的造型也被赋予了各种不同的色彩,印制在丝巾上,很有特色。

▲“木雕盘龙”主题的胸针

▲“龙兴之地”马克杯

此外,以圣母殿为设计主题,还开发出了“榫卯玩具”,让人们越发了解中国古代工匠们的智慧。

晋祠博物馆地图

晋,是山西简称,

源于西周时期晋国分封于此,

晋国初期势力范围

以山西南部的临汾、运城为核心,

随着文公称霸领土扩张,

不仅覆盖山西全省,

同时河北河南陕西的部分地区

也在晋国统辖范围内。

晋祠,

是纪念供奉晋国的开国领袖唐叔虞的祠堂,

他有别于宗教寺观,

形成了独特的民间崇拜,

历代帝王对于晋祠多有重建修缮,

才形成了如今看到的大型建筑群,

集园林、古树名木、碑刻、建筑于一体,

其价值不可估量。

今天我们继续跟随文博达人闫鑫,

从晋祠出发,

品味晋祠的千古风韵。

▲山西文博达人闫鑫

1、水善为神

晋祠原是供奉唐叔虞的祠堂,随着后世重建,晋祠主神易位成为了一方水神,而主神也由唐叔虞变为了显灵沼济圣母。这种易位移神的现象在古代也是极为罕见的,当然,在北方干旱缺水的地区绝大多数的神职都赋予了降雨解旱的神性,形成了独特的社会现象。

晋祠(圣母崇拜)—太原窦大夫祠(窦犨崇拜)—清徐县狐突庙(狐突崇拜)—平遥县利应侯庙(狐突崇拜)—介休市源神庙(水神崇拜)—灵石县晋祠庙(水神崇拜)—洪洞县广胜寺水神庙(明应王崇拜)—侯马市台跆庙(水神崇拜)

2、晋地桥梁

著名的古建学家梁思成先生曾在晋祠考察,对晋祠中轴线的三座主要建筑做了详尽的测绘,其中沟通献殿与圣母殿的十字形桥梁引起了他的特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1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