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公布的农业经济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省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增长、持续向好,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6%;夏粮喜获丰收,单产再创历史新高;果菜药、肉蛋奶产量持续增长,“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6.1%,快于全国0.3个百分点。

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我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积极采取有效举措,大力发展“特”“优”产业,全力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结果。

发展有机旱作农业,走“特”“优”发展之路,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我省指明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农业要特色转型,实现优质高效发展”目标,今年省委一号文件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特优产业要稳链条提效益”“主体培育要稳预期提实力”等要求。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我省坚持战略引领、园区承载、项目支撑,围绕三大战略五大平台、十大产业集群,谋划了一批实体化工程,布局了一批全产业链建设项目,创建了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强镇,用好用足山西“特”“优”农业的比较优势。

7月25日,在晋中国家农高区有机旱稻品种筛选与绿色生产试验示范基地,技术研究团队正在田里观察记录旱稻的生长情况,一株株青绿色的旱稻苗迎风摇曳、长势正猛。晋中国家农高区管委会副主任(挂职)、南京农业大学教授郭辉说:“北方早晚温差大,结出的稻米品质较高,价格相对南方的水稻也更高一些,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如果种植成功的话,对于改变当地人民的饮食结构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基地试种旱稻面积30亩、个品种,计划通过5年时间,筛选出适合中国北方规模化种植的旱稻新品种。

今年,我省强化项目投入、狠抓项目建设,各级项目投入力度空前。“三队包联”服务队上半年服务项目个,解决问题个,包联项目开工率85%,投资完成率45%。全省储备项目共个,已开工个,项目建设引领着希望田野发生喜人变化。

四月播种七月采,致富花开香云中。七月是大同黄花丰收活动月,在大同市云州区唐家堡村黄花田园综合体核心区,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游人,有的去采收、有的去采风……

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大同市云州区考察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时指出,“把黄花产业保护好、发展好,做成大产业,做成全国知名品牌,让黄花成为乡亲们的‘致富花’”。

近年来,大同黄花产业逐步向规模化、产业化、效益化发展。目前,全市黄花种植面积达26.5万亩,今年预计全产业链产值可突破40亿元。今年3月至4月,大同冰鲜黄花、干黄花首次出口加拿大、日本。

大同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强介绍说,年大同市黄花总产量达到14.1万吨,黄花生产经营主体突破家,产品五大系列余种,全产业链产值突破30亿元,带动13.2万人增收致富,户均增收元。

年,全省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亿元,增幅20%;十大产业集群产值亿元;创设“有机旱作·晋品”省域农业品牌,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通报表扬我省打造晋字号特优品牌典型做法。

今年,我省优选小麦、杂粮、蔬菜、食用菌、肉牛、肉羊、藜麦、沙棘等8条发展有基础、产品有特色、市场前景好、产业链条全、联农带农紧的产业链作为试点集中培育、优先扶持。像大同黄花一样的一批乡村产业“链主”企业正在崛起,专家团队服务、拳头产品打造、优势品牌创建等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通过一群多链、集链成群的发展路径,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今年力争全年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突破亿元。

产业发展,融合为要。告别低质低效,我省创建了一批产业融合样板,上半年晋中市榆次区、运城市临猗县成功申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截至目前,道地中药材产业集群、清徐县孟封镇等5个国家级产业强镇已启动实施,旱作高粱、晋南苹果集群续建项目正在稳步推进。10个省级产业强镇、11个农林文旅康融合试点全面启动。

以产业强镇为基础、产业园为引擎、产业集群为骨干,省县乡梯次布局、点线面协同推进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正在形成,引导撬动资源要素向乡村汇聚,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图景正在变为现实。(记者王秀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5479.html